安徽主流经济门户
投稿地址:ahjjb2006@163.com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声音 > 正文
新华时评|千方百计鼓起亿万农民钱袋子
2024-12-21 09:37: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赵晓莹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促进农民增收作出重点部署。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千方百计鼓起亿万农民钱袋子,让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鼓起农民钱袋子,要在产业兴旺上找出路,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延安苹果、柞水木耳、保山小粒咖啡……眼下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农业产业正在成为富民产业。广袤乡村有自身的特色品种、民俗文化、多样生态等资源,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县域经济,立足区域发展整体规划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做好农产品增值大文章。另一方面,用好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农民增收。

  鼓起农民钱袋子,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将各项富民政策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升级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用工越来越少、农户参与程度越来越低。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将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成效与政策支持挂钩,引导各类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分享增值收益。要多渠道发力,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获得收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工作中,既要重视防范整村整乡的返贫致贫风险,又要防微杜渐,紧盯每一个监测对象,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动态消除风险,避免风险积累成患,让脱贫群众一起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热词搜索:新华 时评 千方百计 鼓起 亿万 农民 钱袋子

上一篇:乡村文化振兴,让“诗和远方”留在家门口
下一篇:提高内贸险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锐财经)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网信网 |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安徽省发改委 | 合肥市工信局 | 淮北市工信局 | 铜陵市工信局 | 芜湖市工信局 | 亳州市工信局 | 宿州市工信局 | 蚌埠市工信局 | 阜阳市工信局 | 淮南市工信局 | 滁州市工信局 | 六安市工信局 | 马鞍山市工信局 | 宣城市工信局 | 池州市工信局 | 安庆市工信局 | 黄山市工信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人民网安徽频道 | 新华网安徽频道 | 中安在线 | 安徽网库 | 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 | 安徽新闻网 | 合肥在线 |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 | 安徽网 | 合肥网 | 安青网 | 安徽先锋网 | 安徽农网 | 江淮新闻网 | 万家热线 |
“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