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主流经济门户
投稿地址:ahjjb2006@163.com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声音 > 正文
南方日报:岂能只让“粘贴有误”背锅?
2019-07-28 23:52:5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潘
    5小时内公布两版考试成绩!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日前举行的在编教师招聘考试引发外界关注。由于不少考生两次分数出入较大,更引发质疑和猜测。而当地公开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回应则是,数据粘贴有误。

  一场严肃的考试、数个维权的微信群、300多人对公布分数有异议,说起来这样的招考不仅混乱得罕见,更俨然成了一地鸡毛又叫人浮想联翩的闹剧。如此严肃招考,竟然以“数据粘贴有误”就轻飘带过,这是致歉能翻篇的故事吗?这不是故事,而是明摆着的事故。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还不止于此。据考生反映,本次考试成绩公布中,语文试卷的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分值3分,但有考生选择题得分却为20分或40分,“得分数字无法被整除”;答题卡不是按题号顺序设计;甚至,在回应考生核查分数结果时,声称“官方不提供标准答案,阅卷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负责”。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前不久湖北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两次公示出现大面积修改一事。200多名考生成绩莫名波动,当时也是“数据粘贴有误”来背锅。只不过,事发后免职的免职、暂停工作的暂停工作,问责程序起码没歇着。只是,当“数据粘贴有误”的招考成绩成为流行性错误,这种多一道复核程序就能杜绝的错误,为何歹戏拖棚连番上演呢?说到底,大概两个肇因:要么“假重视”,考试的又不是自己的孩子;要么“真猫腻”,妄图在分数上绣出自己的花儿来。

  严肃的招考,容不得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而这种错漏本身,很容易将舆论引向“萝卜招聘”的警觉。往小处说,这是工作态度和履责能力的问题;往大处说,涉嫌利用招考实现部门或个人的寻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难辞其咎,更高级别的纪检监察部门亦要顺藤摸瓜、厘清权责。该丢乌纱帽的丢乌纱帽,该掘真相的掘真相,对“意难平”的考生有说法,对公众监督有交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职业假笑”:你努力微笑的样子也很美
下一篇:人民财评: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凸显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网信网 | 安徽省经信厅 | 安徽省发改委 | 合肥市经信局 | 淮北市经信局 | 铜陵市经信局 | 芜湖市经信局 | 亳州市经信局 | 宿州市经信局 | 蚌埠市经信局 | 阜阳市经信局 | 淮南市经信局 | 滁州市经信局 | 六安市经信局 | 马鞍山市经信局 | 宣城市经信局 | 池州市经信局 | 安庆市经信局 | 黄山市经信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人民网安徽频道 | 新华网安徽频道 | 中安在线 | 安徽网库 | 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 | 安徽新闻网 | 合肥在线 |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 | 安徽网 | 合肥网 | 安青网 | 安徽先锋网 | 安徽农网 | 江淮新闻网 | 万家热线 | 安徽金种子 | 安庆网络广播电视 | 安徽企联网 |
“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