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安徽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52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行动方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我省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根据《行动方案》,我省将实施“六大攻坚行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数字产业能级提升攻坚行动,包括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壮大数据要素产业、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以及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通过加快先进存储器工艺技术研发、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和柔性面板等量产技术研发、巩固扩大智能语音和智能终端等优势领域,我省将显著提升数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攻坚行动,该行动将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激发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以及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我省将实施“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每年实现6000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还将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升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创新攻坚行动是《行动方案》的另一重要内容。数字技术创新攻坚行动明确,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强科创平台,大力培育引进人才,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推广建设产业工程师学院,实施数字经济领域技术人才培育工程等。在数字治理能力突破攻坚行动上,我省将发展高效协同数字政务,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深化监管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筑牢安全发展屏障。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我省将不断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数字治理能力突破攻坚行动将致力于发展高效协同数字政务、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深化监管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我省将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同时加强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
数字生态活力释放攻坚行动将多元化培育企业主体、大力建设应用场景、发挥国企示范引领作用并鼓励国有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整合优质资源。通过优化数字生态环境,我省将激发数字经济领域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攻坚行动中,我省将全面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提速布局算力基础设施,积极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生态环境领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双碳”管理平台等。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为确保《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我省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各部门在场景培育、数据开放、产业集聚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同时,还将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健全考核机制、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并建立数字经济激励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