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将如期而至,“寒窗苦读十载余,少年辛苦终事成”,2025年的高考考生们,你们也已站在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前。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战役,更是一场民族精神之火炬的交接典礼——心系广袤家国大地,以日夜竭力的搏击为锋刃,以沉勇如山的笃定奔赴此际时代的高峰!
心系家国以立鸿鹄之志,胸有丘壑方能行稳致远。当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振臂疾呼“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无数华夏儿女的个体命运便与国家的巨轮紧密勾连在一起。高考,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小溪潺潺——它是一条汇聚你自身涓滴努力的磅礴大河,在奔流不息间最终汇入国家人才海洋。那些沉潜于实验室里废寝忘食的身影,那些如椽巨笔在稿纸上划出的墨痕,那些深夜里辗转反侧的不懈求索,都将铺就一条通往“国之大者”的必经路径。唯有将内心热望融入到时代洪流奔涌的方向之中,个人之志才能获得更深远的动力,在知识图谱中点亮“为了谁”的灯火。
挥汗如雨以攀梦想之巅,持之以恒方能破浪济海。前路从无坦途,每一步攀登都以汗水浸透山径为注脚。竺可桢先生曾道:“欲求事业永久之进步,必使身体无伤而精神振奋,二者不可偏废”。在高考漫长的跋涉中,需要的不只是智慧之光的璀璨绽放,更是如琢如磨的持久功夫,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忍耐与清醒。那些默默在教室最后面座位上不懈坚持的身影,那些用笔尖磨破稿纸边角的重复锤炼的痕迹,那些题海起伏间日渐坚毅的脊背轮廓,都在无声诉说着一种“专注脚下”“持之以恒”的力量。高考备考,恰如一场需要精确配速的马拉松——既不可因他人超越便仓皇失措,也勿被短暂的领先迷乱心神。当学会把庞大压力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今日”之题认真作答,每一个扎实的当下都成为奔赴梦想的可靠信步。
守静持安以绘人生长卷,志存高远方能揽月摘星。《礼记·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古老的智慧仍在熠熠生辉。面对考场中的得失起落,既要承认压力,又须不被其压垮——心理的“倒U型”曲线早已告诉我们,适度张力是飞升的翅膀,过度则可能撕裂翅膀。考场上遇一题难解,考场外遇一时挫败,不必惶惑,要学习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澄明与从容:生命远途处处有路,每一寸土地都是播种希望的地方。此刻紧张的高考,不过是人生众多挑战中一个富有分量却远非终极的航标,它如灯塔明亮,但并非唯一星辰。让这宏大目标成为自己脚下的基石而非压迫心灵的巨石——如此方能泰然立于考场之中,与星空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
少年心事当拏云,笔底春风向国生。愿你们心中藏有家国山河的辽阔,脚下是踏实奋斗的每一步,胸臆间充盈沉着冷静的坚韧,在这个时代的宏大考场上奋力交出一份不负个人理想、不负人民托付、不负时代召唤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