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主流经济门户
投稿地址:ahjjb2006@163.com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声音 > 正文
徽评:用诗意打开乡村振兴美好春日画卷
2025-03-19 08:45:38   来源:安徽新闻网   作者:尹贵龙   责任编辑:范林华

春光旖旎,诗意盎然。“牧童遥指”的杏花村,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3月16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爱中华、爱家乡”2025年中国农民诗会暨第十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举办,活动以“大地流彩、诗韵和美”为主题,在春日里奏响乡村文化振兴的乐章。

“诗者,吟咏性情也。”在古代中国文学中,田园诗的出现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到“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再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用诗歌作为媒介,通过对农民劳动生活的描写,引起了人们深切的共鸣,形成了一种优美的田园诗风格。

随拾田园星点色,便成诗画意无穷。新时代的广袤乡村,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安徽纵跨千里,横亘江淮,山岳耸峙,湖泊棋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山水仙境之中留下千古绝唱,翰墨情缘。近年来,安徽依托农业、文化、旅游多重资源禀赋优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一个个诗画乡村,风貌在变化,产业在升级,村民的精气神更足,既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沃土,也为新时代文化聚力赋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加快推进,中国乡村早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成了农具,农房成了客房,田园成了公园,农民成了网民,但是土地没变,山水没变,乡愁没变。本次诗会上,从充满徽乡皖韵的《秋浦歌》,到让观众穿越千年的情景剧《杏花春雨》,以及《四季池州》《池州好味道》等诗歌,无不记录下新时代乡村新变化,奏响景美物美人更美的交响曲。举办农民诗会,既是诗歌艺术实践的重要诉求,更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有诗情的乡村文化,才是有热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乡村文化。乡村是一首凝固的音乐、流动的诗歌;乡村文化蕴含着美感、意境和抒情意味。诗意浓烈,乡村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就越强烈。走进池州老田村、品味“池州好味”、观摩农特非遗展、助农直播……中国农民诗会,以“三农”和乡村振兴为主题,把诗歌牢牢地写在乡村大地上,将诗歌融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不仅使诗歌进入农民视野,更为农民诗歌爱好者、写作者搭建一个全国性乡村文化艺术平台。

“诗入杏花村,江淮春更浓”。诗人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诗歌打开乡村振兴美好春日画卷。2025中国农民诗会,从杏花村出发,迈向全国,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个春天,也将激励更多诗人们以笔为锄,用心用情,刻画天地大美,描绘乡村美好生活,书写皖风徽韵的精彩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热词搜索:徽评 诗意 打开 乡村 振兴 美好 春日 画卷

上一篇:从“听到心里”“写在纸上”到“落在地上”
下一篇:中小企业经营持续向“暖”,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网信网 |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安徽省发改委 | 合肥市工信局 | 淮北市工信局 | 铜陵市工信局 | 芜湖市工信局 | 亳州市工信局 | 宿州市工信局 | 蚌埠市工信局 | 阜阳市工信局 | 淮南市工信局 | 滁州市工信局 | 六安市工信局 | 马鞍山市工信局 | 宣城市工信局 | 池州市工信局 | 安庆市工信局 | 黄山市工信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人民网安徽频道 | 新华网安徽频道 | 中安在线 | 安徽网库 | 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 | 安徽新闻网 | 合肥在线 |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 | 安徽网 | 合肥网 | 安青网 | 安徽先锋网 | 安徽农网 | 江淮新闻网 | 万家热线 |
“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