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4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关于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于近日印发实施。
作为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的2.0版,《实施意见》在1.0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打法、系统集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亮点。
拓宽了改革范围。一方面将零基预算改革从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另一方面将改革由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延伸,实现改革全覆盖。
强化了财政金融协同。统筹用好国债、专项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贴息、政策性融资担保等多种工具,完善政府投资基金“募投管退”机制,促进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撬动更多发展资源。
突出了绩效导向。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优先选择公共事业、教育事业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并逐步向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领域推进。对新增政府投资项目,按规定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促进政府投资决策科学、管理规范、风险可控。
严格了预算约束。坚持预算法定原则,规范涉及财政支出政策文件制定出台。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规范预算调剂管理。加快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全面落实财会监督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完善了配套措施。在《实施意见》基础上,省财政厅围绕“定标准”“控成本”“强绩效”,制定印发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论证和保障等3个配套文件,形成零基预算改革2.0版“1+3”制度体系。
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表示,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充分发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共同推动零基预算改革2.0版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此前,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省委深改委将推进地方财政科学管理国家级试点,打造零基预算改革2.0版列入2025年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零基预算改革2.0版,推动改革纵向向市县延伸、横向向民生保障等领域拓展,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新模式。(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范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