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记者从安徽省住建厅获悉,我省一季度住房公积金业务实现“开门红”。其中,一季度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73.68亿元,同比增长9.82%;共办理“商转公”贷款3378笔、13.68亿元,节约利息支出约0.81亿元,让更多职工家庭从中获益,减轻了还款压力。
在安徽,民生温度写在了住房细节里。在推动住房发展的道路上,安徽持续发力,从政策支持、城市更新到品质提升,多管齐下,为民众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居住图景,让安居梦照进现实。
品质升级 重新定义好房子
4月7日,安徽印发《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5)》,其中提出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网4500公里,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3390台,实现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全覆盖。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增加“好房子”供给。
什么是好房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在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与东部新中心交汇处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里,3.15米的层高让房间格外敞亮。
“项目在规划时就把住宅层高定为3.15米,虽然这样的层高设计可能会增加建筑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宽敞的居住环境。”该项目营销副总经理王广胜告诉记者。以前,住宅层高是按照《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中的标准执行的,其中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
“新房子”更安全、舒适、绿色的同时,“老房子”也改成了“好房子”。
“地面平整了,墙面干净了,遛弯散步也舒坦了,焕然一新的小区,望着就清爽。”无为市御景苑小区的住户吴克才介绍。这里曾经由于长期缺乏管护,设施老、卫生差、停车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居住环境更是差强人意。
现在的御景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粉刷一新的瓷砖墙面、平整宽阔的沥青道路、整齐划一的停车泊位……改造后,这个“二十多岁”的老旧小区迎来“逆生长”。
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累计改造小区1545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5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8个,其中合肥计划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89个,涉及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1万余户;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改造并验收交付。
政策创新 托起百姓安居梦
近日,市民袁先生来到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跨省通办”购房还贷提取业务的问题。经了解,袁先生在宁波购房,且在宁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了公积金贷款业务。
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跨省通办”综合柜员多次与宁波方面联系,请宁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跨省通办”业务平台发送袁先生的还贷证明材料。收到材料后,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第一时间为袁先生办理了还贷提取业务,为袁先生节省了往返宁波开具证明材料的人力、物力成本。
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持续推进的同时,住房公积金新政也成为助力安居的“及时雨”。
今年以来,安徽省积极推动完善贷款政策。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由30%调整为20%。全面开展商业贷款转公积金业务,减轻缴存职工还款压力。
同时,采取措施提高贷款额度。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最高贷款额度为100万元,其他15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不含叠加政策);支持购买绿色建筑、多子女家庭购房提高贷款额度达10%-20%,一季度办理绿色建筑贷款2406笔共16.55亿元;办理多子女家庭贷款313笔共2.5亿元;支持各地结合人才政策规定提高贷款额度,一季度办理贷款372笔共2.71亿元。
近年来,安徽通过加强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建设,整合网上办事大厅、门户网站、官方微信、手机短信自助服务终端等多渠道,完善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增设银行“就近办”网点212个;实现9个服务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13个服务事项全国“跨省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