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锚定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加大岗位供给、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质量持续向好。
累计组织技能培训7.7万人次
近年来,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需求日益增长,为此,我省注重退役军人技能提升,促进人尽其才。
据了解,安徽会同沪苏浙发布长三角跨省异地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黄页,优选67个培训机构、282个培训项目。
同时,健全跨省异地技能培训机制,举办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制造与维修培训班,推荐学员到奇瑞汽车、联合重卡等企业就业,实现“结业即就业”。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两届全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大赛,14人获得“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53人取得了“含金量”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以来,全省累计组织技能培训7.7万人次,其中6.9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2.7万人次取得高级工及以上等级。
提供就业岗位36.7万个
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退役军人专区提供线上招聘服务,加大消防、公安等领域岗位供给,努力实现人岗匹配。全省联动举办“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金秋招聘月”等活动,邀请沪苏浙地区企业组团参加,2024年举办专场招聘会528场,提供就业岗位36.7万个。
创业利于保就业、促发展,具备带动退役军人就业的乘数倍增效应。
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方面,我省举办“未来新徽商”特训营,420名退役军人企业家走进知名高校参训,系统提升创业能力。
此外,会同沪苏浙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签订《长三角军创园联盟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安徽金融监管局开展“退役军人创业贷”工作,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1.5万名“兵支书”“兵委员”扎根基层
助力军人“退伍不褪色”,在基层治理中,安徽注重发挥退役军人的作用。
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常态化实施“兵支书”培育工程,1.5万名“兵支书”“兵委员”扎根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引导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和增收致富。
加大“兵教师”培养力度,推动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落实放宽年龄等优惠政策,全省持有教师资格证退役军人4117人,其中1811人走上教坛。此外,还有一大批“兵经理”、“兵保安”在消防安保等领域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除了拥军贷,税收优惠政策也被我省纳入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举措中。
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24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对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9000元。
为加大为企服务力度,助力退役军人经营主体发展,安徽落实退役军人创业贷、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军创企业座谈会”等活动,组织创业创新成果交易交流,加强能力提升培训、“头雁”项目培育,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