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安徽移动创新主题宣传活动形式,通过“进社区、进广场、进厅店”的“三进”方式,将国家安全知识和反诈技能送到群众身边,切实提升市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
面对面答疑解惑
在天长市广陵社区活动现场,移动志愿者们刚布置好宣传展台,就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咨询。“你们来得太及时了!我这手机天天接到骚扰电话,真是太烦人了。”一位阿姨拿着手机焦急地询问。志愿者们一边耐心解答,一边帮她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我们老年人最容易上当,上次差点被骗走养老钱。”张大爷心有余悸地说。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最新的诈骗手法,重点普及“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防骗原则。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展板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特别针对当前高发的“AI换脸”“语音克隆”等新型诈骗手段,志愿者们现场演示诈骗过程,让居民们直观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原来国家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保护好个人信息就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参加活动的群众颇有感触地说。
手把手教学防诈
在市民广场的主会场,移动公司设置了“反诈知识大闯关”“诈骗情景模拟”等互动区,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志愿者们手把手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反诈APP,详细讲解其拦截诈骗电话、短信的功能和使用技巧。“这个APP就像给手机装了个‘防骗保镖’,真是太实用了!”现场学会使用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诈骗话术大揭秘”展区,志愿者们通过剖析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揭露“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养老投资”等常见诈骗套路。“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要求转账时,一定要先挂断,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志愿者反复强调。不少市民表示,这种“以案说法”的方式让他们对诈骗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心贴心守护安全
其实,在全市各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已将普法宣传融入日常服务。厅内循环播放反诈宣传片,业务办理柜台摆放防骗提示卡,值班经理主动为等候客户讲解最新诈骗案例。“保护好手机号、身份证号这些个人信息,就像保管好自家钥匙一样重要。”营业员一边帮客户办理业务,一边细心提醒。
针对到厅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工作人员会重点讲解“养老服务”“保健品推销”等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法,并帮助设置手机安全防护功能。“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处处都要提高警惕。”刚听完讲解的刘大爷连连点头。
安徽移动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把国家安全教育和反诈宣传作为常态化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构建平安社会贡献移动力量,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唐福林 冯江徽)